茄子乎叶病
茄子乎叶病可能是指 茄子叶斑病,这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茄子的叶片。病叶初期在叶背面出现浅灰色水浸状斑,逐渐变成浅褐色坏死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还会有白色菌脓溢出,干燥后病斑部位脆裂、穿孔。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4-10毫米,扩大后边缘明显,褐色至灰褐色,外围有黄色晕环。叶片正面随背部病斑的扩大而逐渐退绿变黄,直至整张叶片枯黄,严重时正面也长霉斑。果实发病多围绕果蒂形成黑色硬质病斑,稍微向下凹陷。
防治方法包括:
农业防治
播前用53℃温水浸种30分钟,晾干后催芽播种。
选用抗病品种,如双抗2号、佳红、佳粉、中蔬4号、沈粉3号等。
重病田应与茄果类蔬菜田实行3-4年以上轮作。
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使之不利于病菌侵染。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可杀得三千或春雷王铜(加瑞农)、氯溴异氰脲酸、叶枯唑、菌毒清等按包装说明喷雾,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
使用上述药剂时,最好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其他措施
与非茄科蔬菜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实行地膜覆盖,防止浇水量过大。
大棚应及时通风排湿。
收获后每标准棚用硫黄粉2千克,或80%敌敌畏300克,点燃、增温、闷棚7-10天。
避免密植,保持株行间通风透光良好。
通过上述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茄子叶斑病的发生和蔓延,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