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的照顾方式
金针菇的照顾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环境
光照:金针菇属于菌类,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可以放置在卫生间或储藏室中,使用微弱的散射光环境。
水分:保持培养基湿润,定期向周边洒水,保持空气流通。
通风:每天通风10到15分钟,避免封闭环境。
温度: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到18摄氏度,不同生长阶段需要调整温度。
基质选择
可以使用锯木屑、米糠或麸皮按8:2的比例加水充分搅拌匀称作为培养基,pH值最好调整到6左右。
催蕾管理
搔菌:将菌袋两头的扎口打开,去掉表面的老菌膜及老菌皮,使菇蕾生长整齐一致。
降温:将温度降到7℃~13℃之间,以促成菇蕾形成。
增湿:保持出菇场地的相对空气湿度在80%~85%之间。
诱蕾:经过搔菌处理的基料表面会出现浅酱油色的水珠,随后会长出米黄色(或白色)菇蕾。
温度管理
发菌期温度保持在22℃-25℃之间。
催蕾期温度控制在10℃-15℃之间。
均育期温度约8℃。
生育阶段温度以8℃-15℃为宜。
水分管理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应保持在65%-70%。
子实体形成阶段,环境湿度应保持在85%,子实体生长阶段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菌床,注意通风和湿润,防止菌床过热或过干。
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减少损失。
适时采收
当菌丝发育完成,去掉老的菌种,降低温度,保持空气流通,当金针菇长到十二到十五厘米时开始采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照顾金针菇,使其健康生长并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