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黑点能
芹菜叶上的黑点通常是由 芹菜斑枯病(又称芹菜晚疫病)引起的。这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可以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通过种子传播或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芹菜并导致病害的重复发生。
症状
芹菜叶、茎杆和叶柄上出现褐色斑点,斑点颜色由浅变深,最终变成深褐色或黑色。
斑点会扩大和并合,导致叶片和茎杆变形,影响芹菜的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
选播无病种子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用新高脂膜拌种,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抗病力。
加强田间管理
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播种前晒种,然后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
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浇水应选晴天上午,浇后加大通风量,防止高温高湿环境。
及时清除病株、病果,集中处理,并科学追肥、中耕除草。
生长期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每1/15公顷每次可使用45%的百菌清烟熏剂250克,随即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巩固防治效果,9-11天熏1次,连续2-3次。
建议
在种植芹菜前,选择无病种子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和清除病株,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病害初期及时喷施药剂,防止病害的扩散和蔓延。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治芹菜叶上的黑点,保证芹菜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