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叶斑病

茄子叶斑病是一种 细菌性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叶柄和幼瓜。这种病害在茄子的整个生长周期中都有可能发生,且发病情况较为零星。以下是茄子叶斑病的一些关键特征和防治方法:

症状

叶片:初期出现水浸状浅褐色凹陷斑,背面为浅灰色浸状斑,逐渐变成浅褐色坏死病斑。病斑不规则,不受叶脉限制。湿度大时,叶背会有白色菌脓溢出,干燥后病斑部位脆裂、穿孔。

叶柄和幼瓜:也可能受到损害,导致叶片早枯。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为害。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以下部叶片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避免密植,保持株行间通风透光良好。

与非茄科蔬菜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实行地膜覆盖,防止浇水量过大。

大棚应及时通风排湿。

收获后每标准棚用硫黄粉2千克或80%敌敌畏300克,点燃增温闷棚7~10天。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种子处理:采用热水烫种的方法处理种子,然后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药液浸种20分钟进行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