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出耳期怎么管理

木耳出耳期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困菌

对于某些晚生品种的黑木耳,进行困菌是必要的。将长满菌丝的菌袋放置在培育架上一段时间,使其菌丝进一步强壮。困菌的有效积温为400℃~500℃,如果困菌室日平均温度为20℃,则需要困菌20~25天。

划口催耳

在4月中下旬,进行划口和催耳操作。首先将菌袋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然后倒置菌袋,在竖向呈品字形划“V”字形小口,角度为45度,斜长2厘米,深度为0.30~0.5厘米,数量为9~12个。催耳过程需要在有一定湿度(80~90%)的环境中进行,如大棚、温室或野外畦子,并且要求有一定的温差刺激。在野外畦子上催耳效果较好。

散床喷水

当耳芽出齐后,需要加大空气湿度并增加氧气供应。此时,将草帘下的塑料薄膜撤掉,直接向草帘上喷水。随着耳芽的生长,逐渐散床,床面宽度为2米,过道30厘米。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并注意通风换气。

光照和温度管理

黑木耳在出耳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在微光中培养菌棒,当菌丝长好要出耳时需要强光刺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25℃,夜间温度应控制在15-20℃之间,以防高温造成木耳死亡或畸形。

湿度管理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是木耳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通过喷水、覆盖草帘或遮光网等方式来调节湿度。注意避免高温高湿环境,以防流耳现象的发生。

通风换气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每天进行3-4次通风,每次1小时,以保证空气流通和减少病害的发生。通风时要注意结合喷水,保持环境湿润。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