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怎么产

金针菇的出菇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培养基制备

熟料栽培:将培养料(如玉米芯、棉子皮、木屑、麸皮、石膏、白灰、食盐等)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

生料栽培:利用木屑、玉米芯或棉籽壳配制的培养基,接种金针菇菌种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接种与培养

接种:将金针菇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可以是工厂化生产中的栽培瓶或常规栽培中的栽培袋。

培养:在适宜的温度(通常为15-25摄氏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至生理成熟。

搔菌与催蕾

搔菌:去除老菌种块和菌皮,促进新菌丝的生长,采用平搔法可以不伤及料面,出菇早,朵数多。

催蕾:在适宜的温度(通常为12-13摄氏度)下,给予足够的低温刺激,促使原基形成。

出菇管理

环境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创造有利于金针菇生长的环境。

采收:当金针菇菌盖长到一定大小(通常为5-10厘米)时,即可进行采收。

通过以上步骤,金针菇可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顺利生长并出菇。在家庭环境下,可以通过简单的容器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进行金针菇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