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切出来反光
猪肉切出来反光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磷光发光杆菌污染
猪肉中含有大量的磷光发光杆菌,这种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多存在于猪肉的瘦肉部分。当有较多的磷光发光杆菌存在时,就会使肉发出荧光。在冬天自然室温中(约6摄氏度左右)放置2-3天后,亦可出现同样的发光现象。磷光发光杆菌虽使猪肉发光但对人体无害。
荧光假单胞杆菌污染
猪肉发光是由于污染了一种能发光的细菌,即荧光假单胞杆菌。猪肉的荧光就是它们的代谢产物发出的。猪肉可能在运输、销售、加工的过程中受到污染而感染该类细菌。
磷元素超标
猪肉里残留的磷超标也可能导致发光。其原因可能因为磷具有较好的吸水性,有些不法商贩为了方便给猪注水在猪饲料中添加了过量的磷。再者,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磷酸盐等添加剂,使用不当也有可能造成磷超标。
重金属含量过高
猪肉内的重金属含量过高,产生导电现象,引起猪肉发光。但是这种可能性相对来说要较小一点。
油膜干涉
观察到的肉切面上的反光,是紧紧贴合在切面的表面的。油膜发生干涉的条件就是,它足够薄。往往不像肥皂泡一样会变色,是因为切肉刀给肉片表面趁热抹了一层动物油之后,动物油的熔点比较高,很快会凝固(或者被冷藏的时候凝固),如此一来油膜的厚度就固定了,一定厚度的油膜可以使得一定波长的光产生干涉,看起来就是彩色的。
建议
购买时注意:如果发现购买到发光的猪肉,一定不可食入,并及时向食药监部门或者消费者保护协会等相关部门进行反应,以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查清情况,阻断此类猪肉在市场上继续流通。
储存和加工:在储存和加工猪肉时,应确保环境卫生,避免污染,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