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香肠中毒

腊肉香肠中毒可能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抑制细菌生长、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和改善色泽。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亚硝酸盐在腌腊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15g/kg。如果自行制作未控制好使用量,或购买不良商贩过量添加亚硝酸盐的香肠腊肉,大量食用后,可能导致机体组织缺氧而引起亚硝酸盐中毒。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亚硝酸盐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主要通过尿液代谢,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法有效清除体内的亚硝酸盐。

肉毒梭菌中毒

肉毒梭菌本身不会导致中毒,但其产生的肉毒毒素会引起食物中毒。肉毒毒素有A、B、C、D、E、F、G七个型,其中A、B、E、F会引起人的中毒,我国大多数都是A型引起的。吃了含有肉毒毒素的食物后,毒素可被胃肠道吸收,胃肠道症状较轻,主要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包括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颈部无力、抬头困难、视物模糊、睁眼困难、吞咽困难、言语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表现。

霉菌污染

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与香肠腊肉的生产条件很吻合,如果原辅料或者生产储存的环境存在霉菌污染,肉制品的表面很可能存在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分子结构稳定,很难从食品中去除,并具有亲脂性,可能扩散到内部。人食用这类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香肠腊肉,可能出现恶心、腹泻、头晕,或者肝肾毒性、免疫毒性的症状。

苯并(α)芘中毒

苯并(α)芘是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或高温热解形成的环状化合物,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在烟熏烘烤过程中,腊肉会吸附浓烟中的多环芳烃,如苯并(α)芘等有害物质。长期大量食用这类食品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生物胺中毒

生物胺一般是在食品腐败或发酵过程中产生,原料肉的新鲜度是影响肉制品中生物胺含量的重要因素。少量的生物胺是人体必需物质,但高浓度的生物胺则会引起恶心、头痛、血压变化等不良反应,严重中毒还会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此外,生物胺中组胺能与亚硝酸盐反应形成致癌性物质N-亚硝胺。

其他有害物质

腌制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不让腌制品变质,盐的分量会特别“足”,需要保质期越长的,加得就越多。此外还有大量的防腐剂、色素等,而且其中还会加入聚合磷酸盐。吃多了也会容易导致人体缺钙,从而可能引起中毒。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