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的历史由来

金针菇(学名:Flammulina velutipes)的历史由来可以追溯到 中国日本。金针菇最早起源于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如中国、日本和韩国。据史书记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最早出现在中国北魏时期,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所记录。唐代韩鄂的《四时纂要》也详细记载了金针菇的室外种植方法。

金针菇的名字来源于其菌柄的形状和色泽,极似金针菜,因此得名金针菇(商品名)。1956年,日本鸟取大学北本丰教授通过杂交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白化金针菇菌株“M50”。

在中国,金针菇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唐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人工栽培金针菇。1982年,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出了“三明1号”高产优质的金针菇菌株,这是国内经过选育和定型的第一个优良菌株,推广到全国许多省市。

综上所述,金针菇的历史由来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最早由中国人进行人工栽培,并因其菌柄形状和色泽而得名。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金针菇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食用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