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菜病害种类
小青菜的主要病害包括以下几种:
软腐病:
由细菌引起,表现为叶柄和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斑点,后期形成深色病斑并腐烂。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农用链霉素、50%代森铵、瑞毒霉锰锌等药剂。
霜霉病:
由真菌引起,表现为叶片正面出现多角形褪绿斑,背面出现紫灰色霉层。防治方法包括使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
白斑病:
由真菌引起,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白色病斑,后期产生白色粉状霉层。防治方法包括使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
黑斑病:
由真菌引起,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色病斑,有时边缘有黄色晕圈。防治方法包括使用800-1000倍的扑海因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50%多菌灵1000倍。
灰霉病:
由真菌引起,表现为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的灰褐色病斑,边缘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啶酰菌胺、嘧霉胺、乙蒜素、腐霉利、异菌脲、咪鲜胺、咯菌腈等药剂。
炭疽病:
由真菌引起,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小斑点,后期病斑转为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嘧菌酯、二氢蒽醌+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药剂。
白粉病:
由真菌引起,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后期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防治方法包括使用丙唑·戊唑醇、丙森·嘧菌酯、丙环·咪鲜胺等药剂。
枯萎病:
由真菌引起,表现为子叶变黄,茎基部黄褐色,高湿时出现白色霉状物。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嘧菌脂、咪鲜胺、恶霉灵、苯醚甲环唑等药剂。
青枯病:
由细菌引起,表现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防治方法包括使用中生菌素、噻菌铜、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
建议在实际防治中,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注意用药时期和剂量,以确保防治效果。同时,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体的越冬基数,也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