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的种植方法
银耳的种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段木栽培
选择适宜的栽培场地并搭架耳堂,耳棚需要遮阳,避免阳光直射。
准备好耳木(即长有银耳子实体的段木),进行接种及发菌培养管理。用电钻打穴接种,株距4cm,行距12cm,每根用种量150~175g。
接种后在阳光下起堆发菌,给予20天左右的增温培养,发菌快,能抑制杂菌发生。
袋料栽培
使用木屑、棉籽壳、麸皮、石膏粉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些麦皮、米糠、石膏等为辅助原料,进行室内瓶栽和袋栽。
配料后加水,使栽培料中含水量在55%~60%,pH在5.0~6.0之间。
灭菌后待袋内温度降至室温方可接入菌种,接种后压实,重新贴上原来封穴的胶布。
当菌丝长满后,菌包上架,开始割膜扩穴,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适当的散射光照射。
室内代料栽培
利用香菇柄脚浸泡料与栽培原料拌和进行堆置发酵,堆料时不添加杀虫剂、杀菌剂。
发酵后的栽培料直接铺到畦床栽培,所生产的银耳质量好、产量高。
种植条件
温度:银耳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5-28℃,最低不能低于6℃,最高不能超过30℃。
水分:银耳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在整个生长周期需要浇水三次,保持水分在70%-80%之间。
光照:银耳虽喜光,但不能进行过分的阳光直射,种植时应选择有树荫的地方或设置遮挡物,以保证散射光照射。
养分:在养料中一般会加入氮肥、磷肥和钙肥,促进银耳对外界营养物质的吸收。
种植建议
选择优质菌种,保证菌种的活力和抗病性。
注意保持栽培环境的湿度和通风,避免过湿和高温环境。
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及时处理杂菌和病虫害。
根据银耳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特别是在生长初期和盛长期。
通过以上步骤和条件控制,可以有效地进行银耳的种植,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银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