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的栽培
银耳的栽培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段木栽培
选择适宜的场地并搭架耳堂,耳棚遮阳一般是在棚膜上加盖草帘或稻草;林下搭棚是在棚膜上飘一层遮阳网,以免漏进直射阳光。
准备好耳木(即长有银耳子实体的段木),耳木架晒后进行接种及发菌培养管理,用电钻打穴接种,菌穴直径16mm,株距4cm,行距12cm,每根用种量150-175g。
接种后在阳光下起堆发菌,给以20d左右的增温培养效果好,发菌快,能抑制杂菌发生;在阴凉处发菌效果差。
袋料栽培
使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些麦皮、米糠、石膏等为辅助原料,进行室内瓶栽和袋栽。
配制培养料,将主料混均后加水,至终栽培料中含水量在55%-60%,pH在5.0~6.0之间。
灭菌后待袋内温度降至室温方可接入菌种。接种后压实,重新贴上原来封穴的胶布,当菌丝长满后,菌包上架,开始割膜扩穴。
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适当的散射光照射,子实体分化迅速,展片快,耳片肥大、色白、产量高。
瓶栽法
将混合好的银耳培养料装入500~750g的广口瓶中,装满压实,随后用塑料薄膜外加一层牛皮纸覆盖瓶口,并用线扎紧,放入高压锅内,保持100℃,连续灭菌7小时,冷却后,即可移入接种室备用。
最后在将其移至接菌箱内进行接种,每瓶750克容量的菌种,可接种栽培瓶50-80瓶。
温度和湿度控制
银耳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2~15℃,最低不能低于6℃,最高不能超过30℃。
银耳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在整个生长周期需要浇水三次,并且保持水分在70%-80%之间,有利于银耳发芽。
银耳虽喜光,但不能进行过分的阳光直射,可以种植在树荫下或者用一些遮挡物进行遮挡,以保证光照分散,光线柔和。
建议
选址:选择南向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点,室内温度不能低于10°C,相对湿度需要保持在80%以上。
培养基:选择通气性好、pH值适中、含氮量高的培植基,如红薯条、玉米芯等农作物废弃物切碎后加入适量的谷物麸皮、豆角壳等天然有机物和少量复合肥或过磷酸钙。
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水,定期喷水保持高湿度,适当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及时采摘银耳以利于连续产出。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银耳的栽培成功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