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蚂蚱由来

油炸蚂蚱是中国北方地区一道传统菜品,在中国食用蚂蚱有悠久的历史。蚂蚱学名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在蝗灾袭来时,蝗虫会迅速吃掉地里的庄稼。古代经常受蝗虫危害的蝗区人民,结合治蝗将捕到的蝗虫作为食品,经过腌制、晒干或油炸后在集市上卖,称为“蝗米”或“旱虾”。农村儿童也会捉来蝗虫,将其埋进烧饭的灶膛,利用熄火后的余灰炙烤片刻后食用。

油炸蚂蚱的做法通常包括将蚂蚱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晒干或晾干,存放到冬季炸着吃。炸好的蚂蚱泡在瓦盆里,捞两下即拿出来,空干。油炸蚂蚱的特点是肥而不腻,又酥又香又脆,如果夹在刚刚烙熟的热饼里,那真是满口异香,味道好极了。

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人们都有吃油炸蝗虫的习惯,名曰“油炸蚂蚱”。天津人甚至将油炸蚂蚱作为一道名特小吃,称其为“旱虾”。此外,江西有些地区也有吃烤蝉、油炸茶象甲幼虫和生食油箩子蜂的风俗习惯。

油炸蚂蚱不仅在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还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成为一道独特的美食。如今,人们吃蚂蚱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作为一种独特的美食体验。油炸蚂蚱的高蛋白、低脂肪特性也使其成为健康饮食的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