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上的蚜虫
白菜蚜虫是白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对白菜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蚜虫通过吸食白菜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变形,影响白菜的包心,并且大量分泌蜜露,污染蔬菜,诱发煤污病。此外,蚜虫还会传播多种病毒病,给蔬菜造成的危害远大于蚜害本身。
蚜虫的发生规律和繁殖能力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春秋两季繁殖最速,夏季高温多雨,繁殖数量较少。在北方,蚜虫一年可发生十代至二十代,而在南方,可达40代。蚜虫的繁殖方法包括无性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是孤雌生殖,到晚秋才发生雌雄两性交配,交配后在菜株上或桃李树上产卵越冬。
防治白菜蚜虫的方法包括:
合理用地和改善栽培方式:
避免与十字花科和茄科作物轮作,可与小麦轮作,与玉米套作。及时铲除田间病残株,集中烧毁和深埋,减少田间菌源。
物理防治:
利用蚜虫的趋避性进行物理防治,例如设置黄板诱蚜,每亩放置黄色板8块,板上涂有机油以便粘虫;或用银灰色薄膜避蚜。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昆虫如瓢虫、蚜茧蜂、食蚜蝇、草蛉等。
化学防治:
在蚜虫初发阶段,可选用具有触杀、内吸(胃毒)及熏蒸等多种杀虫作用的药剂进行喷雾,如40%乐果乳油、10%吡虫啉、30%啶虫脒、50%辟蚜雾等。每隔7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适时适期播种:
合理配方施肥,天气干旱时注意防治蚜虫。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防虫网覆盖栽培。栽培结束后,及时处理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综合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白菜蚜虫,保护白菜的生长和产量,提高白菜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