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尖头弯曲
豆角头弯曲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
营养不良:
豆角在生长过程中缺乏钾、钙、硼等元素,导致长势弱,干物质产生少,豆荚间相互争夺养分,造成部分豆角营养不良,形成弯曲豆角。
环境变化:
豆角生长期间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如连续阴雨天突然放晴,高温强光引起水分、养分供应不足,或摘叶过多、结果过多等原因引起曲形豆角。
昼夜温差:
昼夜温差过大,夜间结露,使豆角不同部位膨大速度差别较大,导致在不同位置变细打钩。
受精不完全:
豆角生长期间受精不完全,植株过密、阴雨寡照、通风不良、高温或低温、或昼夜温差大也极易引起畸形豆角。
水分供应不足:
结荚期水分供应不足,或病虫害危害引起畸形。
品种问题:
有些豆角品种在结荚时弯荚较多,有些品种不适应当地环境,遇到不良气候时,就会降低豆角质量。
温度控制不当:
豆角白天生长温度超过30℃时,会影响结荚,减少结荚数量,降低结荚质量。在豆角开花结荚期,要保持温度白天在20~25℃,夜间15~18℃。
硼肥不足:
豆角在前期缺硼,会影响正常的花芽分化,即使结荚了,也容易出现弯曲等畸形问题,降低商品性。
药害:
豆类蔬菜对很多药物非常敏感,如代森锰锌、代森锌等,如果使用过量容易造成豆角弯曲,产生畸形果。
水分管理不当:
土壤过干或者积水过多,根系容易损伤,造成刚刚结出的荚出现弯曲。
病害影响:
豆类生长期容易发生红根子即根腐病,有时轻微发生,并不造成急性萎焉,但会造成养分供应不足,也会出现大量弯荚现象。
为了预防和减少豆角弯曲,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抗逆性较强、品质好、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种子。
控制温度,保持白天在20~25℃,夜间15~18℃。
补充养分,特别是硼肥,可以在开花前期喷施含硼素的叶面肥。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使用过量造成药害。
适当浇水,避免土壤过干或积水过多。
预防病害,及时防治根腐病等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