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工艺流程

金针菇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培养料配制:

选择洁净的栽培基质和水源,主料包括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酒糟、花生秸、豆秸等,辅料有麸皮、玉米粉、菜籽饼、石膏、蔗糖、碳酸钙等。拌料时控制含水量63%左右,培养料pH值控制在6-6.5。

装袋:

选用直径17厘米、长34厘米-3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机械装袋或手工装袋,装料密度均匀,长短一致。

灭菌:

利用高压灭菌4小时或常压灭菌24小时,确保培养料无菌。

接种:

选择菌丝洁白、健壮、无污染的适龄菌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每瓶三级菌种接20-30袋。

菌丝体培养:

在通风、避光、温度15℃-25℃的环境下培养发菌,约24小时菌丝开始萌发,40天-50天即可满袋。

开袋:

菌丝长满菌袋后,可以开袋出菇。两端接种的菌袋可先松开一头扎口,以利子实体生长。

催蕾:

控制菇棚温度在8℃-13℃,空气相对湿度90%-95%,每天进行通风换气,并给予微弱的散射光,促进菇蕾生长整齐。

出菇管理: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出菇管理,包括控制通风、湿度和光照,以促进金针菇的生长和品质。

采收:

当菌盖开伞度30%,菌盖直径0.8厘米-1.5厘米,菌柄长度15厘米-20厘米时进行采收。

转潮管理:

前潮菇采收后,清理料面,注水,重新进行子实体管理,采收两潮菇后扎紧开口端,松开另一端出菇,管理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