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种植技术

毛木耳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栽培时间

毛木耳的栽培方式主要有熟料袋栽方法和塑料大棚墙式两种。

栽培时间通常在2月初制袋发菌,3月底出耳。在夏季高温时,可以选择在8月中旬制袋发菌,9月底出耳。

栽培基质

栽培原料要求干燥、干净、无霉变、无硬杂物。

栽培基质可以使用玉米芯、锯末、麸皮、过磷酸钙、石灰、石膏等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控制含水量在60%左右。

灭菌接种

常采用常压蒸汽灭菌,在常压下维持100度温度持续12小时,然后停火利用余温再焖12小时,确保彻底灭菌。

接种过程需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接入菌丝后要快速拢袋口并轻轻压实。

后期管理

大棚提前消毒,将菌袋码成墙垛,层高约10个料袋。

环境温度以20-25℃为宜,菌丝培育期以黑暗环境为宜。

出耳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之间,以利于子实体的发育。

栽培场所

选择环境干净、通风好、近水源、保湿性能好的地方作耳场。

场地要求达到三分阳、七分阴,保持90%左右的湿度。

大棚栽培时,棚顶可以使用半透明薄膜,四周用草帘围成,棚内搭设耳架,用喷雾机维持室内湿度。

光照和酸碱度

菌丝体生长阶段一般不需要光照,但在耳片原基分化、形成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毛木耳菌丝生长最适pH为6.0-7.5,子实体生长期间适宜pH为5.2-8.0,最适pH为6.5-7.0。

病虫害防治

注意通风和湿度控制,避免高湿度环境引起的杂菌侵染。

定期检查菌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毛木耳的种植,提高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