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优质品种

苦瓜的优质品种包括:

大顶:

分布在全岛各市县,耐寒、耐肥、味甘、微苦、品质优,主要供北运和出口港澳市场。

翠绿1号大顶:

广东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丰产性好,抗逆性中等,适宜北运及出口港澳市场。

穗新2号: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于1985年育成,主要分布在海南南部地区,产品主要供北运和出口港澳市场。

槟城:

也叫新会长身,分布在海南各市县,抗性好、分枝力强、耐热性强、质结实、味微苦、品质佳、耐贮运,适宜于北运、出口和内销。

英引:

分布在海南各地,以南部地区栽种较多,具有耐热、耐雨水、肉质嫩滑、微苦、品质优等特点。

琼1号苦瓜:

从海南本地苦瓜中选育出的优良苦瓜品种,生长势强,耐热耐湿,稳产高产,品质优良。

金船新秀苦瓜:

植株生长旺盛,抗病性强,耐热、耐寒,适应性广,易栽培,分枝性强,宜稀植,露地栽培每亩栽250株为宜。瓜长约30厘米,横径约10厘米,瓜形端直,肩部宽,长短瘤相间,瘤粗大,浅绿色,光洋度好,肉厚,单瓜重800克左右。

宝石苦瓜:

瓜长28厘米,横径约6厘米,皮浅绿色有光泽,瘤条粗直,品质优良,结瓜多,前期产量高,抗病力强,露地栽培。一般亩产3500千克左右。

中华领秀苦瓜:

瓜条丰满,刺溜圆整、突出似玉米,瘤色绿白如翠玉,瓜皮光滑。瓜长22~35厘米,横径6~10厘米,单瓜重500~-1000克,瓜肉厚1~1.5厘米。货架期5~10天,适合基地外运。品质好,苦味适中。采收期长达150天,后期瓜条不变形,无红瘤等早衰现象,露地栽培,亩产5000~7500千克。

闽研1号:

植株生长旺盛,分枝力强。主茎第一雌花着生于第14~16节。瓜长纺锤形,长26~32厘米,横径5~6.5厘米,肉厚0.8厘米,瓜皮淡绿有光泽,棱间断,呈三角形,表面光滑。瘤呈中圆柱突起,光滑。平均单瓜重300~450克,种子千粒重180克。中偏晚熟。在华南地区露地栽培,从定植至始收,春夏季74天,秋季53天。一般亩产2000千克左右,未发现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的发生程度与南屿苦瓜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