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包子总是塌底

包子塌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面团发酵不当

发酵不足或过度都会影响包子的质量。发酵不充分的面团不够松软,容易塌陷;而发酵过度的面团会失去弹性,也会导致塌陷。

发酵时间和程度必须掌握得当,通常面团发酵至体积膨胀至原来的两倍左右是最佳状态。此外,温度和湿度也要特别注意,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合发酵。

蒸制火候不对

火太大可能导致包子蒸过头,从而塌陷。

蒸制时间过长也会使包子内部的水分蒸发过多,导致包子变得干燥,容易塌陷。

蒸熟后立即掀锅,由于内外气压差别大,也会造成包子塌陷。

面团筋力不足

面粉筋力不足或使用沙质麦磨的面粉,会导致包子皮在蒸煮时无法保持形状,从而塌陷。

和面时没有揉匀,局部水分含量大小不匀,筋度也不一样,也会造成塌底或收缩。

包子皮问题

包子皮擀得太薄或中间太厚都不利于包子的蓬松。太薄的包子皮在蒸煮时容易塌透,导致包子底部死皮。

包子皮在醒发过程中变软,如果面皮太软,没有撑力,也会导致塌陷。

馅料问题

馅料太软或太多也会影响包子的形状和蓬松度。太软的馅料在蒸煮时无法支撑面皮,导致包子塌陷。

馅料中没有脂肪粒,也会使包子在蒸煮时容易塌陷。

蒸锅水温问题

用热水蒸包子会导致包子瞬间受热,面皮快速凝结成水滴,从而塌陷和形成“死面硬皮”。

冷水上锅蒸包子可以让包子从低温开始逐渐受热膨胀,面皮蓬松均匀,效果更好。

二次发酵问题

包子包好后,需要进行二次发酵,使酵母和面粉再一次进行发酵,这样发面团才会更有弹性。如果没有进行二次发酵,包子在蒸煮时容易塌陷。

建议

在制作包子时,要严格控制面团的发酵时间和程度,确保面团发酵至最佳状态。

蒸包子时,要用冷水下锅,让包子逐渐受热膨胀,避免瞬间受热导致的面皮塌陷。

包子皮要擀成四周均匀中间稍厚的形状,以利于醒发和保持形状。

馅料要适中,不要太多或太软,以保持包子的蓬松度。

蒸熟后不要立即掀锅,要等待几分钟再打开锅盖,避免因内外气压差别大导致的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