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耳来源
木耳,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和栽培历史。以下是关于其来源的详细归纳:
古代食用历史
早在周秦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采食木耳,这一说法得到了史料记载和专家的证实。
《周礼》中记载,国宴功臣时的32种美食中包含有“芝”、“堳”等,其中“爾”即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木耳。
《礼记》中也提到了“木緬”,说明木耳在古代已经成为民众喜爱的食品。
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木耳的烹饪方法,如“木耳菹”的做法。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典,其中也有关于木耳入药的记载,这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关于木耳药用的记载。
药用价值
唐朝的《唐本草注》、明朝的《广菌谱》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木耳的药用价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转载了苏恭关于黑木耳的叙述,并详细描述了不同种类的木耳及其药用功效。
人工栽培起源
关于黑木耳人工栽培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通常认为其原始的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个食用菌品种,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唐朝川北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一带的山民采用“原木砍花”法种植黑木耳,这种方法持续了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