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求生建螃蟹池攻略

野外求生建螃蟹池攻略如下:

选址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环境安静、背风向阳、交通方便的地点建池。

土质最好是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蛆蜘等生长繁殖。

池型设计

螃蟹池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四周挖深水区作堤、中间做潜水区,也有大池中挖掘许多小沟埂。

推荐凹型螃蟹池,即中间挖深水区,四周作浅水区,边上筑堤。

池埂顶宽要在1米以上,坡比1:2以上,中间深水区面积占2/3左右,池深1.5~2米,水深保持1-1.2米,四周浅水区水深保持在30-40厘米。

清塘消毒

在水草移植前抓紧清塘,池水深10~15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75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10天后药性消失后放进幼蟹。

也可用漂白粉清塘,水深1米,每667平方米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13~15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清塘后5天药性消失,8天后即可投放幼蟹。

防逃设施

河蟹有极强的攀爬逃跑能力,防逃设施在任何一个养殖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防逃墙宜用砖块、钙塑板、水泥板、石棉板、玻璃钢和塑料薄膜等材料建造,要求表面光滑、有一定强度、来源广又经济便宜。

防逃墙应建在离开螃蟹池1.5米的堤埂外,朝阳的一面可在离水3米处建,防逃墙不宜离水太近。

进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