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包虫

面包虫通常指的是 黄粉虫,是一种 拟步甲科、粉甲属的小型昆虫,也被称为面条虫、黄金虫、黄粉甲等。以下是关于面包虫的详细信息和一些用途:

分布与引入

面包虫原产于北美洲,也有学者认为可能起源于地中海地区。

1952年,北京动物园从苏联引入中国饲养,并逐渐传播到民间。

形态特征

面包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典型的草履虫样体形,通常约1-3毫米长,非常微小。

食性

面包虫主要以细菌、酵母、微型水生动物等为食料,是一个重要的微小食物链环节。

经济价值

干燥的黄粉虫幼虫、蛹和成虫均含有高蛋白质,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黄粉虫不仅可用于家禽、鱼虾、宠物等的动物性饲料,还可加工成食品供食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在《神农本草经》中,面包虫的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

饲养与繁殖

面包虫生长周期短,每3个多月为一个生长周期,每只雌虫可产卵数百粒,繁殖速度快。

面包虫的饲养不需要特殊的设备,适合在农村地区广泛养殖。

其他用途

面包虫还可用于制作昆虫食品,如昆虫蛹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在国外,黄粉虫被广泛应用于制作营养保健品,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延缓衰老、降低血脂、抗癌等功效。

综上所述,面包虫(黄粉虫)是一种广泛分布、营养价值高、经济价值显著的小型昆虫,不仅可以作为动物性饲料,还可用于食品和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