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的斑枯

芹菜斑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芹菜的叶片、叶柄和茎秆。该病在冬春保护地及露地芹菜栽培中均有发生,尤其在冬春季节保护地栽培中发生最普遍且严重,影响芹菜生长,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并且能在芹菜储运期间继续为害。

症状

叶片

大斑型:病斑圆形,初为淡黄色油浸状斑,后变为淡褐色或褐色,边缘明显,病斑上散生少数小黑点(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全株叶片变为褐色干枯状。

小斑型:病斑中央黄白色或灰白色,边缘聚生有很多黑色小粒点,病斑边缘黄色,大小不等。叶柄或茎部上的病斑为褐色,长圆形稍凹陷,中部散生黑色小点。

叶柄和茎

病斑呈长圆形,稍凹陷,中央密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叶枯茎烂。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施足有机肥作为底肥,适当增施微量元素硼肥,追肥要控制氮肥,多增施含腐殖酸系列磷钾水溶肥。

清洁田园,及时去除病残体,选择无病地、无病株上采种,实行2-3年轮作。

种子温汤消毒,即用48-50℃温水浸泡30分钟,边浸边搅拌,后移入冷水中降温,晾干后播种。

病害监测与预警

及时监测田间病情,发现病情初期即应采取措施。建立定期巡视机制,密切关注芹菜生长过程中叶片的健康状况。

合理施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