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择洋葱秧
选择洋葱秧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选择优种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洋葱品种,如紫星、紫玉、新红星等红紫皮类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辣味浓、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出口的特点。
苗床准备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性强,且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作为苗床。每亩大田需苗床面积35平方米左右,用种量0.5公斤。播种前要施足底肥,然后翻耕,精细整地,做成1.5-2米宽的畦,浇透水,待播。
适期播种
播种期的早晚直接影响幼苗的大小和最终产量。早播可能导致营养面积过大,秧苗容易抽薹;晚播则使幼苗弱小,耐寒能力低,越冬容易死苗。因此,要掌握最佳播种时期,一般在我省中部菜区最适宜的播期在白露前后3天(9月上旬)。
苗期管理
播种后,在畦面上盖一层麦秸,有利于保湿、防高温、防雨。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当苗床上有60%左右的苗长出时就可揭除覆盖物,及时洒水防止苗床板结,并可结合浇水追施1%的尿素,培育适龄壮苗。
移栽前的筛选
移栽前要剔除无根、无生长点、过矮、纤弱的小苗和叶片过长的徒长苗及分蘖苗、受病虫侵害和冻害的苗。将幼苗按大小分成3级,适度的标准是:叶片3~4片,株高30厘米左右,叶鞘横径0.6~0.7厘米,单株重3.8~5.6克。叶鞘横径大于0.9厘米的列为大苗,有可能抽薹;0.4~0.6厘米的列为小苗;小于0.4厘米的特小苗则应予淘汰。
移栽注意事项
保持土壤湿润,移栽前先给土壤浇透水,使土壤变得松软,便于挖掘和移栽。移栽后也要及时浇水,确保洋葱苗的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促进根系生长。
合理控制株距,株距一般在10-15厘米之间,过密的株距会导致洋葱苗之间相互竞争养分和光照,影响生长;过疏的株距则会浪费土地资源,降低产量。
注意移栽深度,要确保根系全部埋入土壤中,但茎部不要埋得过深,以免影响叶片的生长和通风。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挑选出健康、茁壮的洋葱苗,为高产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