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课程设置有哪些?

2016年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是所有在职研究生学员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旨在提高学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2. 外语课程:一般包括英语、日语、法语等,主要培养学员的外语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

  3. 数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旨在提高学员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计算机应用基础:包括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旨在提高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在职研究生设计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核心理论等,旨在巩固学员的专业理论基础。

  2. 实践技能课程:包括实验、实习、案例分析等,旨在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跨学科课程: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在职研究生,开设跨学科课程,以拓宽学员的知识面和视野。

  4. 新技术、新方法课程:针对新兴领域和关键技术,开设新技术、新方法课程,旨在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学员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文社科类课程: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旨在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2. 自然科学类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旨在拓宽学员的科学知识面。

  3. 管理与经济类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旨在提高学员的管理能力和经济素养。

  4. 法律法规类课程:包括宪法、民法、刑法、商法等,旨在提高学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四、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室研究: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室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实习实践:学员在企业、事业单位等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3. 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学员的学术视野。

  4.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总之,2016年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课程设置涵盖了政治理论、外语、数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理论、实践技能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养、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合理选择课程,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社科院双证在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