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立枯病苗期防治

芹菜立枯病在苗期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和种子处理

土壤处理:选择无病地块进行育苗,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以减少病原菌带入育苗床内。播种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按1:1的比例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10克,加潮土10-15千克拌匀配成药土,播种时将1/3的药土作为垫土,其余2/3药土作为覆土。

种子处理:播种催芽前可用50~55℃的温水浸泡种子,杀死种子上的病菌。

田间管理

播种和盖土:播种完毕后,不要急于盖土,盖土前地表看不到明水是适宜的盖土时机。苗期3片真叶以前,不能对苗床进行地面灌溉,可采用喷雾补水,以降低苗床表面湿度。

通风透光:种植密度适当,及时摘除下部老叶片,注意通风透光,低洼地应实行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

药剂防治

预防: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按1:1的比例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10克,加潮土10-15千克拌匀配成药土,播种时将1/3的药土作为垫土,其余2/3药土作为覆土。

治疗: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进行全苗床喷洒,喷施1-2次。

交替用药:为防止病害产生抗药性,建议交替使用不同药剂,如恶霜灵600倍液、异菌脲2000倍液、70%噁霉灵可溶性粉剂3000倍+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等。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芹菜苗期的立枯病发生。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延缓病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