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叶斑病
苦瓜叶斑病主要 由病原真菌引起,包括炭疽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等不同类型。
苦瓜叶斑病
症状:叶斑灰褐色至灰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通常较细小,横径1~4毫米不等,少数横径超过5毫米。潮湿时斑面出现灰白至暗灰色霉,即分孢梗及分生孢子。
病因: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座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助气流或雨水溅射传播,从气孔或贯穿表皮侵入致病。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在广州地区,6~8月份的高温季节常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与炭疽病常混合发生,认真做好炭疽病的防治也可兼治本病。一般无需单独防治。在发生本病的田块,可喷施50%多霉威可湿粉10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可湿粉7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甲羟鎓水剂1000~1500倍液。掌握植株开始封行、田间株间通透性开始降低时,即使未见病害出现或病害刚露头,就应动手喷药,发挥药剂预防控病的作用。
苦瓜细菌性叶斑病
症状: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许多油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油渍状灰绿色至暗绿色斑,边缘不明显,进一步发展成半透明灰褐色至暗褐色坏死斑,最后整个叶片坏死。茎蔓和叶柄染病,呈暗绿色油渍状,湿度大时流胶或腐烂。瓜条染病,在瓜条表面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油渍状暗绿色不规则形病斑,以后随着病害的发展,病瓜软化腐烂。有时病瓜表面产生灰白色菌液,病部坏死下陷,最终导致病瓜畸形或干腐。
发生原因: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播种带病种子,种子萌发时病菌侵染子叶引起幼苗发病。土壤中病残体所带病菌,可借雨水或浇水冲溅,传播到瓜秧下部叶片或瓜条上引起发病,昆虫及农事操作也能传播。病菌由气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口侵入,也可由瓜条伤口侵入,反复侵染。病菌可沿导管进入种子皮层,使种子内带菌。病菌生长温度为4℃~38℃,25℃~27℃繁殖速度最快。病菌扩散、传播和侵入,均需90%~100%的空气相对湿度和水膜存在。种植过密、通风不良或重茬田块病情较重。
防治方法:对重病田实行非瓜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用无病土育苗。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尽量在露水干后进入温室操作,避免田间积水和漫灌。苦瓜种子在播种前可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用1%硫酸溶液浸种2小时后催芽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4%的47%春雷?进行浸种处理。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并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同时搭配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
苦瓜斑点病
症状:初时在叶上产生褐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展为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不一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病斑大时易破碎。后期环境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小黑点,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汇合,致使叶片局部干枯。
防治方法: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生长期适时喷洒促花王3号,开花前喷施壮瓜蒂灵。发病后拔除病株,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同时搭配喷施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