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乌米饭的来源与历史

乌米饭,俗称“乌饭”,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最早出现在 唐代。乌米饭的来源与多个传说和习俗相关联,主要传说包括:

纪念目连:

乌米饭的起源与佛教徒纪念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目连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为了吃到饭,他想办法用南烛叶捣汁染米,煮成乌饭送去给饿鬼们,使饿鬼们不敢吃,从而让他的母亲得以饱腹。人们因此每年在这一天食用乌米饭,以纪念目连的孝行。

孙膑的故事:

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与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有关。孙膑被关在猪舍,老狱卒用乌树叶煮出乌黑的糯米饭,再捏成猪粪样的饭团,偷送给孙膑吃。孙膑不仅靠这个方法活了下来,身体还很健康,最终逃出监狱。

其他传说:

还有一些其他关于乌米饭来源的传说,例如纪念杨文广的妹妹杨金花、畲民纪念胜利等。

乌米饭不仅是一种食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信仰。在江苏和安徽一带,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人们会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这已成为一种习俗。在这一天,乌米饭不仅是节日食品,还被认为能够带来健康和平安。

乌米饭的主要原料是紫米,而制作乌饭所用的乌饭叶为山上野生植物乌饭树,学名南烛,古名染菽。乌饭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唐朝人们就已经了解乌饭的习性功效,并用其树叶做饭来养生补气。

综上所述,乌米饭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民间信仰的传统食品,其来源与多个传说和习俗相关联,最早出现在唐代,并在后来的历史中得以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