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起来黏黏的芋头
芋头吃起来黏黏的,这是 正常现象。芋头表面有一层粘液,这是由于芋头含有粘液蛋白成分。当芋头被加热时,这种粘液蛋白会析出到表面,导致芋头变得黏黏的。这种黏液蛋白不仅对人体无害,还富含营养成分,如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为了去除芋头表面的粘液,可以将其放入醋水中煮4-5分钟,然后捞起来在清水中泡一会。这样处理后的芋头就不会觉得粘手了。
此外,芋头的黏性与其品种和新鲜度有关。新鲜的芋头一般比较硬,如果发现芋头较软,可能是老了,不新鲜。个头一样大的芋头,掂一掂重量,越轻的芋头说明其淀粉含量越高,吃起来口感比较糯;较重的表示水分较多,口感和味道都不如轻的。
在食用芋头时,不需要特意去除这些粘液物质,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食用后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从而能提高免疫力。同时,这种粘液蛋白成分还具有很好的护胃润肠功效,非常适合肠胃不好的人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