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膏药配方
油炸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药制剂,其制作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药料的提取、炼油、下丹、去火毒以及最终膏药的摊涂。以下是油炸膏药的基本做法:
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
取植物油(如香油、豆油或花生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
炼油
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
下丹成膏
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去火毒
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
摊涂
将已拔除火毒的膏药块放在锅内用蒸汽加热或在热水浴上加热使其熔化,并搅拌均匀,温度保持在70-90℃之间。待膏药整体熔化后,再掺入细料,搅拌。麝香等特别贵重的药可最后撒上。
在制作油炸膏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好油温和炸药的时间,避免药料炸糊或炸焦。
炼油时要特别注意防火,因为高温容易引发火灾。
下丹时要均匀搅拌,确保丹与油充分反应。
去火毒过程中要确保膏药完全浸泡在水中,以去除可能残留的有害物质。
请注意,油炸膏药的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尤其是对于火候的掌握和油温的控制。如果您不熟悉这些步骤,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