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菜的知识

白菜(学名:Brassica rapa var. glabra Regel)是 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植物,俗称小白菜、大白菜。它原产于中国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白菜高40-60厘米,常全株无毛,基生叶多数,大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叶柄白色,扁平;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花鲜黄色,花瓣倒卵形;长角果较粗短,两侧压扁,直立;种子球形,棕色;花期5月,果期6月。

大白菜列为芸薹种中大白菜亚种,在大白菜亚种中分为散叶、半结球、花心和结球4个变种。白菜含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白菜有一定医用价值,其鲜叶和根可入药,中药名为黄芽白菜,具有通利肠胃,养胃和中,利小便的功效,在《滇南本草》等本草书籍中有记载。

白菜的谐音为“百才”“百财”,为美好愿望寄托之意。在过于寒冷的北方还有另外几种冬季储存白菜的方法,如在朝鲜北方和中国东北东部腌制朝鲜冬菜,在中国东北西部、内蒙东部和河北北部寒冷以前又缺乏食盐的地区习惯用渍酸菜的方法等储存白菜。唐朝时已选育出白菘,宋时正式称之为白菜。

作为营养丰富的蔬菜,白菜富含维生素C、钙和纤维,对维持身体健康有显著的帮助。在每100克白菜中含有31毫克的维生素C和81毫克的钙。它的低热量特点也使得它成为减肥饮食中的常见选择。含水量高达95%的白菜,能够帮助身体保持水分平衡,促进消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烹饪方面,白菜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既可以生食,也可以通过炒、煮、炖等多种方式进行烹调。热门的吃法包括清炒白菜、白菜豆腐汤、以及腌制的泡菜。这些方式不仅能保持白菜的营养价值,更能让其独特的清香味道渗透到菜肴中。甚至有些地区把白菜制成面条,成为特色美食,给菜肴增添了新的风味和口感。

而在中医药领域,白菜更是被赋予了诸多药用价值。它的鲜叶和根部被誉为“黄芽白菜”,以其通便养胃的效果在古代就被广泛应用。根据中医理论,白菜性凉,味甘,能够清热解毒,还可利尿,对于胃肠道不适、高血压等症状有辅助缓解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实了白菜在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的重要性,给予了传统医学新的视角。

使用白菜进行风味饮食的同时,也需要注意科学的搭配。白菜一般与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如鸡蛋或豆制品)相配合,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其营养吸收效果。如果搭配一些含脂肪丰富的食材,可以增加维生素的生物利用度,促进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