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银耳剧毒
关于“隔夜银耳剧毒”的说法, 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并非绝对。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亚硝酸盐的产生
银耳在储存过程中,尤其是在常温下存放较久,细菌会分解银耳中的一些成分,产生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过量摄入可能引发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头晕、恶心、严重缺氧等情况。
细菌滋生
银耳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水分,是细菌和微生物繁殖的“好养料”。
如果煮好的银耳羹没有及时冷却并存放在低温环境中,细菌繁殖会加快,亚硝酸盐含量也会迅速上升。
储存方式
如果储存得当,比如煮好后迅速冷却并冷藏保存,24小时内食用是相对安全的。
密封保存可以减缓细菌繁殖和亚硝酸盐的产生,降低风险。
亚硝酸盐含量
银耳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并不高,有测定显示,银耳刚泡发时、存放12小时后和24小时后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每公斤1mg。
密封保存24小时和48小时后,银耳亚硝酸盐的含量也只是在0.25mg/L左右,远低于医学上亚硝酸盐中毒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