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地菠菜是什么意思

扒地菠菜,又名“笨菠菜”,是一种特殊的菠菜品种。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根系发达,像鹰爪一样牢牢扎进泥土中,能够耐受零下5℃左右的低温。叶片肥厚且偏圆,叶柄短而平展,整个植株贴地生长。经过低温风霜的考验后,扒地菠菜的口感鲜嫩微甜,无论是炒食还是火锅烫食,味道都极佳。此外,扒地菠菜还富含硒元素,比普通菠菜的硒含量高,具有抗氧化、防癌等多种生理作用,经常食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在外观特征上,扒地菠菜植株较为矮小,叶片圆润且肉厚,颜色深绿,根茎粗壮且呈现明显的红色。与普通菠菜相比,扒地菠菜的叶片不那么挺拔,而是更贴近地面,这也是其被称为“趴地菠菜”的原因。

河南特产的趴地菠菜因其新鲜、时令等特点,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在秋冬季节播种出苗后,趴地菠菜会趴地过寒冬,经过霜打,使得其口感和营养价值更为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