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中的课题研究经费管理有何规定?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中的课题研究经费管理规定
一、经费来源
国家级课题: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包括课题经费、差旅费、资料费等。
省级课题:经费主要来源于省级财政拨款,包括课题经费、差旅费、资料费等。
市级课题:经费主要来源于市级财政拨款,包括课题经费、差旅费、资料费等。
校级课题: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自筹资金,包括课题经费、差旅费、资料费等。
企业、社会团体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社会团体捐赠,包括课题经费、差旅费、资料费等。
二、经费使用范围
- 课题研究经费主要用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包括但不限于:
(1)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费用;
(2)实验、调查、观察等研究活动费用;
(3)专家咨询、学术交流、学术会议等费用;
(4)课题组成员的劳务费、奖金等;
(5)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宣传、出版等费用。
- 课题研究经费不得用于以下支出:
(1)与课题研究无关的支出;
(2)购买固定资产、土地等长期资产;
(3)偿还债务、利息支出;
(4)罚款、赔偿等支出。
三、经费预算编制
课题负责人应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进度,合理编制经费预算,明确各项支出金额。
经费预算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课题研究经费总额;
(2)各项支出明细及金额;
(3)经费使用进度安排。
- 课题负责人应确保经费预算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经费审批与拨付
课题负责人应将经费预算报送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经费审批通过后,由相关管理部门按照预算拨付经费。
课题负责人应及时接收经费,并按照预算使用。
五、经费使用监督
课题负责人应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监督机制,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
课题组成员应积极配合经费使用监督工作,如实反映经费使用情况。
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课题研究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经费结余处理
课题研究结束后,如有经费结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结余经费可用于以下用途:
(1)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资助其他课题研究;
(3)奖励课题组成员。
- 结余经费不得挪作他用。
七、经费审计
课题研究结束后,相关管理部门应组织对课题研究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2)经费使用合规性;
(3)经费使用效益。
- 审计结果作为课题研究成果评定的依据之一。
总之,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中的课题研究经费管理规定旨在规范课题研究经费的使用,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制造业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