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在职博士招生政策改革方向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职博士教育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2018年,我国对在职博士招生政策进行了改革,旨在优化招生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从改革方向、具体措施以及影响等方面对2018年在职博士招生政策改革进行详细分析。

一、改革方向

  1. 提高在职博士招生门槛

为了确保在职博士教育质量,2018年改革方向之一是提高在职博士招生门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要求:要求申请者具有硕士学位或相当学历,并在相关领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2)年龄要求:适当提高在职博士招生年龄上限,鼓励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

(3)外语水平要求:加强对申请者外语能力的考核,提高在职博士教育国际化水平。


  1. 优化招生结构

(1)调整招生名额:适当增加在职博士招生名额,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2)调整招生专业:鼓励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兴、交叉学科在职博士专业,满足人才培养多元化需求。

(3)调整招生方式:推行“申请-考核”制,提高招生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性。


  1. 强化导师指导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导师担任在职博士指导教师。

(2)明确导师职责:要求导师对在职博士学生的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

(3)建立导师考核机制:对导师的指导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确保指导质量。

二、具体措施

  1. 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博士招生工作的意见》

《意见》明确了在职博士招生的基本原则、改革方向、具体措施等,为各高校开展在职博士招生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1. 完善招生考核体系

(1)设立招生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领导、在职博士代表等组成,负责在职博士招生的评审、录取等工作。

(2)建立学术评审制度:对申请者的学术背景、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3)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者需提交申请材料,经招生委员会审核后,参加考核环节。


  1.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1)选拔优秀导师:从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等中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导师。

(2)开展导师培训:定期举办导师培训班,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综合素质。

(3)建立导师考核机制:对导师的指导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确保指导质量。

三、影响

  1. 提高在职博士教育质量

通过提高招生门槛、优化招生结构、强化导师指导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在职博士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1.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增设新兴、交叉学科在职博士专业,有助于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人才。


  1. 优化人才结构

在职博士招生政策的改革,有助于优化我国高层次人才结构,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总之,2018年在职博士招生政策改革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革,有望提高在职博士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社科院在职博士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