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杆子裂纹
西红柿杆开裂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缺硼:
缺硼会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代谢过程,导致主茎上出现缢缩或槽沟现象,严重时槽沟开裂,变成褐色,或在茎秆分叉处可见呈“Y”字形裂开,造成植株萎蔫。建议及时喷施硼肥(0.2%的硼砂溶液或0.1%硼酸溶液或含硼的多元素微肥等),一般以10-15天一次为宜。
缺钙:
钙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缺钙会导致植物茎秆变脆,容易开裂。
水分过多:
水分过多会导致土壤透气性变差,植物根部呼吸受阻,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使得茎秆变得脆弱易开裂。
病虫害:
某些病虫害会破坏植物的茎秆,导致其开裂。如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病毒病等。
温度不适: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不适会导致茎秆开裂。
机械损害:
错误的收割方法或机械损害也可能导致番茄嫩茎开裂。
干湿度改变剧烈:
茎秆开裂另一个原因就是茎表皮与茎秆内安排成长速度不同步,主要是外界要素导致表皮安排发育缓慢,跟着植株不断成长,然后形成茎秆开裂的现象。
品种原因:
大型果、圆形果、木栓层厚的品种比中小型品种、高桩型果、木栓层薄的品种更易开裂。选择抗裂的品种,如金石粉玉、红宝冠、红圣女、卡迪亚番茄等。
用肥不当:
用肥不当,造成营养元素的缺乏,比如番茄脐部裂果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矿质元素缺乏。西红柿施肥要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钾肥,以满足果实生长发育对肥料养分的需要。此外,还需要注意补充一些微量元素的肥料,重点包括有硼元素、钙元素、硫元素等。
干旱原因:
干旱也是裂果的一个原因,尤其是果实生长期间,若土壤水分供应不均匀,引起干旱问题,就易产生裂果。
激素问题:
过多的增加激素使用量,或者随意增加用药浓度,也是导致西红柿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摘果过晚:
西红柿果实后熟期有一个膨大的时间段,若不及时摘果,容易出现纵向的细小裂口。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及时补充硼肥:在苗期和开花之前及时补充硼肥,以防止因缺硼引起的茎秆开裂。
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度在60-80%,空气湿度在45-50%,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并防治番茄病虫害,防止病虫害对茎秆造成不良影响。
合理施肥: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钾肥,并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如硼、钙、硫等。
控制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正确收割: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收割番茄,避免机械损害。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西红柿杆开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