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使用效益提升措施有何规定?

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广西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科研基地,也在积极探索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模式。广西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使用效益提升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下将从经费来源、经费使用、经费监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经费来源

  1. 政府投入:广西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政府根据国家科研计划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科研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类科研活动。

  2. 社会捐赠: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向科研机构捐赠科研经费,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3. 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科研经费多元化。

  4.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研合作,争取国外科研经费支持。

二、经费使用

  1. 优化经费结构:广西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要求,科研经费应按照项目需求合理分配,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具体包括:

(1)设备购置费:用于购置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提高科研能力。

(2)材料费:用于购买科研过程中所需的实验材料、试剂等。

(3)测试化验加工费:用于委托第三方进行实验、测试、化验等。

(4)燃料动力费:用于科研项目所需的能源消耗。

(5)差旅费:用于科研项目相关人员参加学术会议、调研、考察等。

(6)会议费:用于科研项目相关学术会议的组织和举办。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于科研项目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1. 严格控制间接费用:广西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间接费用不得超过项目总经费的30%,并明确间接费用的使用范围,如科研管理、后勤保障、科研设备维护等。

  2. 强化经费使用效益:鼓励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评价体系,对经费使用效益进行考核,确保科研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三、经费监管

  1. 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广西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了科研经费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审计等。

  2. 强化科研经费审计:加强对科研经费的审计力度,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合规。

  3. 完善科研经费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监督机制,确保科研经费安全、高效使用。

  4. 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查处,维护科研经费管理秩序。

总之,广西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使用效益提升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推动广西科研事业健康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科研机构应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执行,确保科研经费安全、高效使用,为广西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敏捷项目管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