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机制砂质量标准有哪些?
广州机制砂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砂料来源
广州机制砂的质量标准首先要求砂料来源要合法、合规。机制砂的原料应当来自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矿山,且矿山企业应具备相应的开采、加工、销售资质。此外,矿山企业还需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环境治理,确保砂料开采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得到满足。
二、砂料化学成分
SiO2(二氧化硅):SiO2是砂料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应不低于90%。这是因为SiO2是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Al2O3(氧化铝):Al2O3含量应控制在3%-7%之间。Al2O3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出现膨胀、开裂等问题;含量过低则会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
Fe2O3(氧化铁):Fe2O3含量应控制在2%-4%之间。Fe2O3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出现色差、斑点等问题;含量过低则会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
CaO(氧化钙):CaO含量应控制在1%-3%之间。CaO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出现碱骨料反应,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MgO(氧化镁):MgO含量应控制在1%-3%之间。MgO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出现膨胀、开裂等问题;含量过低则会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
SO3(三氧化硫):SO3含量应控制在0.5%以下。SO3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出现硫酸盐腐蚀,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三、砂料物理性能
砂料粒度:砂料粒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一般分为细砂、中砂、粗砂三种,粒度范围分别为0.15-2.5mm、2.5-5mm、5-16mm。
砂料含泥量:砂料含泥量应控制在1%以下。含泥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出现色差、斑点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砂料含水量:砂料含水量应控制在5%以下。含水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出现收缩、开裂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砂料压碎值:砂料压碎值应控制在20%以下。压碎值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出现强度降低、耐久性差等问题。
砂料筛分曲线:砂料筛分曲线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
四、砂料包装与标识
包装:机制砂应采用防水、防潮、防尘的包装材料,如编织袋、塑料袋等。包装袋上应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标识:机制砂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标明“机制砂”字样,以便于区分其他类型的砂料。
五、检验与验收
检验:机制砂在出厂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验收:用户在接收机制砂时,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外观、包装、标识、检验报告等。
总之,广州机制砂质量标准涵盖了砂料来源、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包装与标识、检验与验收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才能确保机制砂的质量,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原料。
猜你喜欢:移动式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