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预算调整有何规定?
党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预算调整的规定
一、引言
科研经费是党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经费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需要调整的情况。为此,党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预算调整作出了明确规定,以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经费预算调整的适用范围
经费预算调整适用于党校各级科研机构、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
经费预算调整包括:追加预算、减少预算、调整预算科目和用途。
三、经费预算调整的程序
提出申请: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项目负责人应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详细说明调整原因、调整金额及调整后的预算结构。
审查审批:科研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论证。审查通过后,报党校领导审批。
执行调整:经审批同意的预算调整,由科研管理部门通知项目负责人执行。
四、经费预算调整的规定
追加预算:追加预算主要用于因特殊情况导致原预算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的情况。追加预算的金额不得超过原预算的50%,且需在项目执行期内完成。
减少预算:减少预算主要用于因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节约经费、项目终止等情况。减少预算的金额应上缴党校财务部门。
调整预算科目和用途:调整预算科目和用途主要用于因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经费使用不合理、项目变更等情况。调整后的预算科目和用途应符合项目研究内容和实际需求。
经费预算调整的审批权限:追加预算、减少预算和调整预算科目及用途的审批权限由党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五、经费预算调整的注意事项
经费预算调整应在项目执行期内进行,不得跨年度调整。
经费预算调整需遵循合理、合规、节约、高效的原则。
项目负责人应加强对经费预算的监管,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经费预算调整的审核,确保经费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六、结语
党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预算调整的规定,旨在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各级科研机构和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为党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系统集成项目管理